
長江造就了從巴山蜀水到江南水鄉的千年文脈。編鐘、古琴分別為長江沿線博物館的特色收藏。9月9日,“一見鐘琴——從宮廷禮樂到文人雅興”展覽將在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4樓D臨展廳開展,展覽將持續至12月6日。本次展覽由湖北省博物館、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發起,聯袂四川博物院、宜昌博物館、隨州市博物館共同推出。

《詩經》云:“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比昵?,鐘與琴就相伴而鳴,以著最淳樸的方式表達了人們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F今,我們推出“鐘琴”之展,希望您對它也能一見鐘情。

亮點一:重磅展品,首次匯集。
本次展覽讓兩千年前的青銅禮器編鐘與唐代、北宋等時期的古琴同時與觀眾見面,可謂“千古遇知音”,展現了“和而不同”的藝術美感,特色鮮明、亮點突出。
展品共57件/套,其中:一級文物12件/套,二級文物14件/套,三級文物11件/套,珍貴文物(一、二、三級)共計37件/套,占比64.91%。
在展覽中,您將見到:

一鐘雙音的奧秘盡在此鐘內

少為人知的中國第二號編鐘,它的主人有著迷離的身份

巴國編鐘首次回家,川渝合作再綻新花

它的主人是曾侯乙。
靜心觀賞,兩千年前的古琴有何不同呢?


大唐風范 千年希音

名家名琴 銘文薈萃



兩張“松風琴”都與《大唐狄公案》作者有著不解之緣,歡迎到展廳一探究竟。
更多重磅展品,等待您親臨展廳探索。
此外,展廳設計精美,展覽檔期橫跨中秋節、國慶節、重陽節等重要節點,為廣大觀眾提供了良好的觀展空間和時間,為觀眾們提供了全面、立體、深入的傳統文化審美與解讀。

亮點二:視聽盛宴,全程體驗。
為讓此次展覽達到“余音繞梁,回味悠長”的效果,讓觀眾擁有沉浸式的觀展體驗,展廳內將設置古琴原音欣賞、文物三維展示等項目。同時,為了弘揚傳統文化、增強民族自信,湖北省博物館編鐘樂團還將與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古琴演奏隊聯袂獻上“一見鐘琴·線上音樂會”。
屆時,享譽世界的曾侯乙編鐘復制件與三峽博物館文物古琴將齊聚線上音樂盛宴,并與當代著名古琴演奏家、專業編鐘演奏團隊共同演繹傳統禮樂文明!觀賞預告見9月信息,敬請期待!
亮點三:創意碰撞,創新演繹。
從2021年起,為了讓傳統文化與現代創意巧妙融合,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與湖北省博物館以文物為紐帶,面向全國聯手推出了“一見鐘琴”文化創意產品征集活動。我們秉承“將傳統文化帶回家”“讓文物活起來”等理念,一系列文創產品相繼問世,再現了古典美學元素與現代藝術的完美融合,也展現了傳統文化在新時代下的新氣象、新面貌。



開展后,“一見鐘琴”文創品牌也將與觀眾正式見面。琳瑯滿目的文創新品,您心動了嗎?
觀眾互動
現面向社會征集古琴演奏志愿者。
征集對象:古琴演奏者
參與方式:將參與者姓名、聯系方式以及單曲5分鐘以上的演奏視頻發送到sxbwgbgs@126.com,經考核合格后,方可參與。
招募時間:即日起至9月15日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