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訊(通訊員 王清元)7月27日,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江津區文旅委干部、江津區作協主席龐國翔撰寫的論文《吳芳吉詩歌的人民性芻議——學習毛主席〈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有感》,在當日《文藝報》七版發表。據了解,此是《文藝報》創刊70余年來,江津第二個作者的作品登上《文藝報》。
《文藝報》由中國作家協會主辦,在中國文藝界有著很高的影響和權威地位?!段乃噲蟆窔v任主編有文化巨匠、文學大師和卓有建樹的文藝理論家茅盾、丁玲、馮雪峰、張光年、馮牧等。
龐國翔是一名文化、文學、文史工作者,較長時間從事群眾文化和群眾文藝的組織工作。他也是一名業余作家,閑暇之余開展文學創作,對江津歷史文化富礦進行挖掘收集整理,取得優異成績。編著了《日慎齋詩草箋注》《江津往事》一二卷,其中《聯圣鐘云舫民間故事》獲第八屆重慶藝術獎。他對江津歷史名人頗有研究,他的論文《吳芳吉詩歌的人民性芻議——學習毛主席〈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有感》,曾在江津區文聯、區作協、吳芳吉研究會等舉行的“紀念毛澤東同志《延講》發表80周年座談會”進行過宣講,被收入中國民協舉辦的“紀念《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80周年論文集”中。
該論文重溫了毛澤東同志《延講》的重要精神,將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中國著名詩人、江津吳芳吉詩歌的人民性進行了深入淺出的剖析。龐國翔引用吳芳吉先生生動而經典的創作故事和心路歷程,從他詩歌創作實踐中體現出無限的人民性、濃郁的愛國情感,從他創作出聞名天下的愛情詩《婉容詞》所揭露出的舊中國尖銳的社會矛盾,從他詩歌創作的大眾語言審美角度取舍等方面,分析出吳芳吉詩歌創作的厚實土壤是人民,創作靈感的源泉來源于底層豐富的生活,這無不說明詩人“為人民而書寫”的重要性?!叭觳粫窦部?,文章辜負蒼生多”,吳芳吉創作出大量的優秀詩歌,正是因為他心中有人民,時刻關心人民的疾苦。國難當頭,敢為蒼生吶喊疾呼,他不愧為愛國、愛民的偉大而優秀的詩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