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小知識知多少?《走進博物館》專題講座開講
2022-05-20 17:45:11 來源:重慶文藝網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訊(文/徐云卿)去博物館除了觀看展覽還可以干什么?博物館的文物都是從哪些渠道而來?未來博物館還將有什么服務?……這堂講座告訴你答案。今(20)日上午,由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館長程武彥帶來的《走進博物館》專題講座在重慶湖廣會館渝州書院成功舉行。

微信圖片_20220520163829

作為文博工作者,程武彥結合專業知識和自身的博物館工作經驗,以剛過去不久的國際博物館日為切入點,用鮮活生動的案例,就“博物館是什么”“博物館有什么”“博物館做什么”三個方面與現場聽眾進行分享。

“博物館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客廳?!痹谡劦健安┪镳^有什么”時,程武彥指出,除了觀看展覽,博物館還可以為公眾提供教育活動、學術活動、文創產品、休閑服務空間等。程武彥通過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成都博物館、上海博物館、故宮角樓咖啡、考古盲盒等例子,指出近年來許多博物館在創新教育活動形式、開啟展覽專家導覽模式、發展衍生產品等方面采取措施,拉近了博物館與公眾之間的距離?!拔覀兿M蛟斐龉娤矚g的博物館,讓博物館對大家來說不僅僅是教育場所,還可以是休閑場所?!背涛鋸┤缡钦f。

微信圖片_20220520202129

同時,根據自己的切身經驗,程武彥將博物館的職能分為了五大部分——博物館征集(鑒定)與保養、文物保護與修復、科學研究、陳列展覽、社會教育。

在文物保護與修復方面,程武彥提到了博物館主要對文物進行修復性保護、預防性保護、數字化保護,其中包括利用顯微設備為鎏金青銅器除銹、操作設備分析文物的材質、為修補部分做舊以保持文物展品外觀統一協調等細節,以圖文并茂的形式為現場聽眾詳細講解了博物館背后的研究工作。

在社會教育方面,程武彥提到了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做出的許多優秀案例,例如為中小學生開展的博物館專題講解、流動展覽、講授課程、體驗活動等教育活動,為殘疾人提供的手語講解服務,為上班族提供的自媒體微播錄等,通過線上線下多種方式走到市民的身邊。

微信圖片_20220520202122

未來,博物館又將面臨哪些發展趨勢?在講座的尾聲,程武彥認為數字技術的應用會成為博物館展示的最新手段,數字技術和線上教育的結合也將為文物解讀提供新方式,同時還有高科技手段的運用、博物館資源向全社會開放、虛擬場景化等,讓聽眾對未來的博物館充滿期待。

微信圖片_20220520202149

據悉,此次講座由重慶渝中母城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渝中區圖書館、重慶市城市規劃學會歷史文化名城專委會舉辦,是渝州講堂系列活動的第二場。重慶渝中母城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重慶市城市規劃學會歷史文化名城專委會委員李霞表示,“有一些市民認為博物館與自己距離很遙遠,不太了解博物館的意義,也不知道去博物館可以做些什么,相信大家在聽了這場講座之后會對博物館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在今后會有意識、主動地去參觀博物館?!?/p>

(渝州書院供圖)